节水改造工程案例
一、项目概况
节水改造工程是遵照省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和杭州市水量平衡测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的标准规范,由后勤管理处主管。整个项目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管线调查与硬件配置,第二阶段为管线查漏和修复,第三阶段为测试数据分析与完善阶段。项目自从2006年9月开始,至2007年10月结束。项目未经审计的决算投入约为60万元。
二、实施目的
1、通过对硬件的改造,进一步完善供水设施,提高供水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
2、通过查漏、修漏,减少管网漏损,提高水费回收率,降低办学成本。
3、通过改造水表计量系统,提高计量准确性。
4、通过测试查清水表相互关系,建立水平衡水表关系图,明确相互关系,为进一步进行日常的水平衡分析打下基础。
5、通过测试改善管网系统供水,尽量利用市政水压,调整供水方式,降低能耗。
6、通过测试理顺管线,建立学校给水管线图档技术资料,便于今后管理、维修、维护。
三、项目实施前的供水设施情况
1、部分阀门和管道陈旧,供水可靠性不高。
2、校区水表抄见率不高,管网存在漏水。
3、管线图纸不详细。
4、水表相互关系不明。
5、校区水泵房二次供水时间长,二次供水耗能高。
6、部分水表陈旧,与实际流量不匹配,影响计量准确性。
四、施工方案及过程
工程于2006年9月14日开工,先从校区北的管网区域开始,由北向南推进,分块改造管网水表、阀门等硬件和查漏水,至2007年9月大面积的改造已基本完成,2007年9月至11月,进行管网局部平衡详细核算并进一步查漏水,同时绘制校区管线总图。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块:
1、 供水设施及计量设施改造
使用时间较长,不能正常工作的设施配件进行更换,特别对于一批漏水的阀门和表面模糊影响抄表的水表、漏水的管道进行更换。本次共安装的表计分区域表和栋表,区域表在以后日常的管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抄总分表后经核算,可提早发现校区管道的漏水区域,确定漏点进行维修;栋表的正确配置也是装表重要的环节,以前水表配置总有一个误区,进水管道口径多大,表口径也装多大,栋表安装正确后可以检测建筑物的实际用水量,根据室内卫生器具和用水人数的情况可估算该栋建筑的大致用水量,和抄表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室内是否漏水。发现有部分栋表的口径偏大,如学生宿舍十舍的原进水总表东西各为一只DN100的,但根据该栋建筑的实际用水量水表基本为DN65就能保证供水了,更换后,提高了水的计量准确性又能保证供水。对于该部分水表我们及时和后勤管理处沟通,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了更换。所安装的水表见下表1。另外此次调换的阀门DN200 1个,DN150 4个,DN100 15个,新装阀门DN80 1个,DN50 1个,DN100 5个,DN150 2个,DN200 2个,DN300 2个,更换的管道有DN100 210米,切除已废弃和漏水的管道 130 米。
2、管网节点改造,形成校区环网供水,提高校区供水可靠性
共有三路市政供水管道,一路为从南大门总表供水管道,一路为北大门总表供水管道,第三路为专家楼总表供水管道。位于校区西北角田径场边的中心水泵房担负整个校区的二次加压供水任务,如何利用好市政水压,减少二次加压,降低能耗,成为此次管网改造的一个关键点。根据某某校区的用水现状与用水特点,项目组经过调查,发现位于室内田径场北面的管道上有两处节点没有勾通,影响校区供水的可靠性。经论证将位于室内田径场北路口及九舍南路口南北两路供水管理碰通,并安装阀门实现校园供水灵活调节和减少市政压力的损失。
管网调整后,由供水从局部树枝状管网变为环状管网,校区南北供水全面环通,供水安全性大大提高。任何一路总表停水都可以由另一路总表供水,所有市政供水停止也可实现水泵房水池供水,如遇校区抢修等非正常停水,停水范围也可大大减少。
3、维修管网设施,减少跑冒滴漏点
管网设施的漏水量看起来比较小,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其漏掉的水量非常惊人,以一处阀门漏水为例:其漏水量相当于两个水龙头的水,一年后,其积累的水量将十分可观,一年将漏掉水费5万多元。
4、查漏修漏,减少管网漏损
通过仪器和人工地毯式的探漏,抄表分析,缩小排查面积继而确定漏点进行维修,使校区总用水量得以显著降低。
5、摸清管线的相互关系,绘制详细的供水管网总图
管网原始资料与校区现状不符,加上地下管网的隐蔽特殊性,管线摸查难度很大。在后勤管理处和水电服务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项目组克服了重重困难,尽量利用在晚间11时后用户用水较少的时段间隙,分析管道间以及总分表之间的用水情况并进行记录。目前,管线走向、阀门、表计等附属供水设施的位置,均标于总图中,图纸的准确率已大大提高,为校区日常供水管理、施工提供较为全面的图档资料。
6、工序层层落实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虽然施工点零碎,单项工程量小,但整个项目要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组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重抓质量通病,如检查井的底板砼施工,发现底板砼浇捣后直接在上施工砖砌体,造成底板被踩,砼强度被破坏,要求底板施工养护好后才能进行上部砌体施工,虽然单个井的施工周期增加了,但质量比先前有了很大地提高;另外对于安装工程的密封面连接局部滴水问题,由于施工停水基本都在深夜,连接好水表配件通水后出现管道滴水问题,特别是后半夜施工人员都较疲惫都想早点休息,有一处滴水虽然是小事,特别对于我们做节水工程的施工队伍来说,没有达到规范的质量要求就是大事,后来施工人员经过讨论,查找问题的根源,规定了所有组装好的水表和配件必须要在操作间做压力试验检查是否漏水,然后经技术员验收后才能安装到管道上,经过调整,大大降低了新安装水表设施局部滴水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工程质量。
7、规范施工过程,确保文明和安全施工
项目施工过程大多在道路上,地点零碎,行人较多,为了保证安全,我们采用彩钢板活动式围护,并对围护具体规定了要求,围护高度一般在1.8米左右,马路转弯处为了保证行人安全视线能通视采用1米高的低围护;夜间挂红色彩灯警示,供电处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每周检查一次,确保安全;施工垃圾归堆,及时清除,建筑材料设堆场集中堆放,保持校园施工环境整洁;在停水时间上做严格规定,尽量减少用户由于停水带来的工作生活上的不便,基本上每次停水均安排在晚上10时至凌晨3时。
8、废除部分重复且漏水的管道
靠南大门有两路东西走向的供水管道,功能基本重复。其中有一路供水管线施工年限较长,管径较小且管道多处漏水查找困难,经与后勤管理处和水电服务部充分协调后,将其切除,减少漏水隐患。
9、调整中心泵房打水时间,减少二次供水能耗
通过对建筑物供水及用户特点的调查、分析,发现除了艺术楼,浴室的用水很难由市政供水满足,需由泵房二次加压供水外,其余建筑物用水均可由市政水压解决供水问题。同时通过查漏,修漏,极大地降低了管网的负荷,提高了管网的供水压力。通过末端水压测定后,重新设定中心泵房供水时间,由原先的白天连续打水改为每天清晨打2个小时以满足艺术楼水箱供水,其余建筑物由市政供水,减少二次供水时间,降低二次供水能耗。
五、项目效果分析
1、节约水量
经过查漏,修漏,根据自来水公司总表抄见,三路总表水量从测试前(2006年9月)每天1850吨左右,降至项目中期(2007年3月)每天1500T左右,至2007年10月底项目结束时为每天1100T左右。一二级水表回收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从78%上升至85%,用水总量控制效果明显,每年可节约水费50余万元。此次查漏重点维修了东DN100管道漏水点、西七北供水管漏水点、西七西漏水点、西四东的漏水点、干管阀门漏水,配货中心门口管道漏水;
2、水泵房的打水时间降下来了,从原来的每天打10-12小时,调整为现在的每天打2小时,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运行费用。
3、一、二级表计回收率有了一定的上升,如经过进一步地努力,回收率有望达到90%以上。
4、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目前的管网布置,进水总表的环通,使校区供水有了“三保险”,一路停水,可由另一路供,全部停水可由水泵房供。
5、管网图纸等技术资料进一步完善。
此次对教学区改造后,整理后所得管网总平图纸已绘成CAD电子文件,增添了查漏过程中发现新管道资料,删去了一些已废除的管道,图纸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基本上符合校区的供水现状,并且把查出来的座标数据全部标于图纸上,如对阀门通过两个方向的距离进行定位,可解决阀门井以后被埋找不到的问题,使今后的维护管理有图可依。
6、表计更加完善和准确。
增加了区域表为今后日常水平衡核算打下了基础。
六、项目实施过程中碰到的困难
1、此次测试涉及到校区面积大、范围广
以抓大放小为原则,采用从源头开始测试,和自来水公司的总表进行核对,以自来水公司的总表为一级表,干管管网上的水表为二级表,采用树枝状的结构,从总表到分表全部编号,进行平衡核算。在水平衡测试表计等硬件逐渐完善的前提下,对区域管道进行系统整理。
2、地下管网的隐蔽性,查漏困难
在改造过程中,如西侧干管在现场使用仪器的探漏过程中,始终没有发现,经过将近两周时间的检查,终于发现一条支管存在漏水,发现不了的原因是支管在原校区管线图中没有标出,经过维修,该处每天节约了将近100多吨水,达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管网不清楚产生施工过程中停水停不掉
室内体育馆北面的管道改造过程中,把全部阀门关闭,管道还在往外流水的现象,经过后来的带水操作终于修好了。
七、需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1、除干管、支管外,重点控制教学区建筑物内部地下管道小流量漏水
可由自来水公司安装的远传水表的数据显示,每只进水总表在夜间12时后还有10T/小时左右的流量记录,按其一半为漏损则每天漏掉120T水,一年漏掉10多万元,主要为建筑物内部的管道漏水,虽然各个漏点漏水量较少,但积少成多,如投入资金对其改造进一步提高管网系统的密封性和加强管理的有效性,降低用水成本,通过对可疑建筑物内部管道的检查和区域干支管的检查,使用水成本明显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2、需要建立日常平衡分析与查漏的长效机制
通过此次的测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够,希望通过进一步地努力,使得查漏测试过程日常化,及时发现漏水点,减少管网漏损,然后从室外进一步延伸至室内,把漏损降低到最低限度,节约用水费用。
3、及时根据管网变化更新图纸、档案内容
地下管线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成后时间一长往往很难定位准确,造成事后停水困难和维修困难,建议实行专人管理,改造后及时更新竣工图纸,协调各单位及时移交图纸,保证尽可能准确,资料完整。